跳到主要內容區

真材實料為植種 佳色留待後人來~專訪材料系杜正恭教授

更多清華工師的故事... 

 

文/陳千惠  圖/杜正恭教授提供

 

  走進國內第一位研究「無鉛焊料」的教授杜正恭的研究室,滿室的書法字畫、角落的觀音佛像,反映著他對文學、哲學及宗教的喜愛,他把多年學習易經、佛學的心得融會於研究之中,並且樂於與學生及外界分享。

  笑稱自己是被高中同學「騙進」清華大學的杜正恭,除了從小生長的台南及到美國求學之外,大半生以新竹為家,如果不在研究室,就是往實驗室的路上。律己甚嚴的他對學生相當關心,在他的實驗室網頁特闢「靜虛動語錄」,記載他跟學生談話的內容,其言諄諄,甚至有大陸學生透過這個專欄學習如何做簡報、上台報告而獲得好評。

 

焊料可靠度之材料研究議題

  「有人問我究竟是在做什麼?我的回答是:『搞材料』!」杜正恭表示,他的研究主要是在能源材料、通訊材料、無鉛焊料、鍍膜等四大類,看似繁雜,對他來說都是相通的道理。他認為科學的研究就是從看似繁雜的萬物萬象中,以邏輯推理研究出一個不變的道理,而這也就是易經的「天下同歸而殊途」。

  杜教授的實驗室在「電子構裝焊點可靠度分析」受到國際一流學者推崇,包括國內的台積電、聯電、鴻海及美國思科(Cisco)等大廠都尋求過該實驗室的檢測分析。無鉛焊料的研究近年因為受到原料為美日所控制影響,改以「金屬化層」研究為主,該研究則可應用到「表面改質」的鍍膜技術,應用於抗腐蝕、耐磨的電子產品(如手機)等,也可以運用奈米粉末材料,用表面改質的方式提高能源材料(如鋰電池)的功能,並與美國華盛頓大學合作,開發牙科材料。

  在教學上杜正恭扮演嚴父的角色,曾獲得兩屆的清華大學傑出教學獎的他,多年來的課都是擺在第一、二堂,是材料系必修的科目,所有學生都經過他的洗禮。「我必須承認,當我的學生不容易,我要求嚴格。」他希望學生都能成為「真材實料」的「材子材女」。;授專業科目之外,杜正恭也將他累積十多年的資料,開設「材料科技與人類文明」、「材料科技與日常生活」兩門通識課程,引領其它領域學生入門。

  教學研究之餘,杜正恭投入社會工作,在新竹南區扶輪社多年負責重要職務,並在1994-1998年擔任清華學務長,歷經清華在台建校後學生死傷最多的一段痛苦時期。他回顧那段「苦行僧」的日子,以弘一大師的詩做為註記:「我到為植種,我行花未開,豈無佳色在,留待後人來。」這首詩既是他心境的寫照,也是他一生的座右銘。

 
登入成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