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區

磁性巧工奈機電 大千示現生醫中 ~專訪賴梅鳳教授

更多清華工師的故事... 

 
撰文/陳千惠  圖片/賴梅鳳提供
 

  2007年自台灣大學回到清華大學,由奈米工程與微系統研究所主聘、 動機系合聘的賴梅鳳副教授,是清大工學院少數能夠從眾多國外應徵者中脫穎受聘的國產博士。她研究自旋電子元件、磁性生物奈微米機電等多年,成功開發多種奈微米感測元件,並將其應用於生物醫學領域。

  從高中開始對理工產生濃厚興趣,2005年取得台大物理博士之後,即受聘於台大工科系從事研究教學工作。「科學可以看到上帝的巧思及宇宙運作的奇妙現象,而科技可以讓人類化腐朽為神奇。」賴副教授表示。除科學與科技外,她從小就愛看小說,喜歡文學與戲劇,還曾經在台北藝術大學讀戲劇研究所,但一年多後她決定回到理工領域,「因為我發現若把文學戲劇當成工作的話,我的樂趣都沒了。」為了保留對文學與戲劇的樂趣,她回到科技的研究。

 

圖1、利用三維環狀磁性薄膜作為單一細胞感測裝置之部分成果圖 (發表在Lab on a Chip 13 (21), 4225-4230 (2013))

  賴副教授指出,電子除了電荷之外,也具有自旋的特性,一般可應用在硬碟的讀頭感測器,利用奈米磁性材料做成微小磁場感測器,可偵測環境的微小磁場,應用於精密定位,或是做細胞和生物分子的偵測。磁性的好處是可避免在元件上產熱,在奈微機電的應用相當有利,因為它不會干擾電子元件操作或是傷害生物細胞,目前在她所指導的「奈米光電與生醫工程實驗室」即利用自旋電子及奈米磁性的概念製作細胞微夾具,完成單一細胞的夾取。

  在生物感測器的研究上,也利用奈微米技術製作各種生醫感測元件,以偵測細胞或者各種生物分子,甚至用來研究細胞及生物分子的特性,例如用自旋電子偵測的方法取代傳統光學方法,進行細胞的計數或是細胞的分類,成功利用三維環狀磁性薄膜做成單一細胞感測裝置,可廣泛應用於生物醫學領域。賴副教授的研究成果也讓她得到許多榮譽,包括連續三年的教師學術卓越獎勵及傑出學術研究出版獎。

  今年剛屆不惑之年的賴梅鳳副教授坦言,從事學術研究是個工時長、壓力大,但薪水不成比例的工作。「很多剛到學校的老師都會笑說,以前在博士班覺得是在十八層地獄,但做了助理教授之後,就發現還有第十九層地獄。」她笑著說。可是她卻不後悔走這條路,「因為它可以做我想做的研究,在公司企業大概就很難有這個自由度。」而且她覺得清大學生很聰明、優秀,給她進步的動力。

  她表示:「專注、找到方法」是她在很短時間內完成事情的竅門,「我一早起來會先做最不想做、但有時效的事,做完了就輕鬆了。」同時「相信自己做得到」,「一大早起來要跟自己說:你一定做得到的,你是最好的!」以培養自己正面思考的能力。

  做為工學院少數的女性教授,賴副教授承認一路上是有些困難,有時會因為一些人對女性的成見而受到質疑,但她用自己能力讓別人慢慢相信,且用不失女性溫柔的本色展現自己;同時,她也覺得很幸運,一路上得到很多貴人相助,因而她對於女性在理工科技領域的學習與就業壓力相當關心,並主持相關的研究計畫以及參與女性科技人相關組織,以提供他人更多的幫助。

 
瀏覽數: